您现在的位置是:深度頻道 > 自然风景
幕墙并将其转化为直流电
深度頻道2025-08-19 02:46:01【自然风景】7人已围观
简介远远望去,位于长沙市井湾子的中建五局大厦就像是装上了百叶窗;走近一看,大部分的窗户外都装有倾斜的太阳能面板。中建五局大厦采用自主研发的“中建”牌百叶式非晶硅光电幕墙,2500平
远远望去,玻璃位于长沙市井湾子的幕墙中建五局大厦就像是装上了百叶窗;走近一看,大部分的行业窗户外都装有倾斜的太阳能面板。中建五局大厦采用自主研发的资讯“中建”牌百叶式非晶硅光电幕墙,2500平方米的玻璃发电幕墙和光伏屋顶为大楼披上玻璃外衣,造就了一栋名符其实的幕墙节能建筑。
据中建五局建筑节能科技公司技术部经理蔡燕君介绍,行业大厦的资讯百叶式非晶硅光电幕墙,主要由前后玻璃片和太阳能电池玻璃组件及铝合金龙骨组成。玻璃太阳能电池玻璃组件接收太阳能,幕墙并将其转化为直流电,行业完成发电首道工序;再通过龙骨中内置的资讯输电线路将直流电汇集至位于楼顶的逆变器。逆变器是玻璃整套系统的核心,负责将玻璃组件所发的幕墙直流电转换为可用的交流电,供给整栋大楼。行业
“光电幕墙系统2008年建成,获得国家专利17项,花了600多万元,但一算账,不亏!”
蔡燕君介绍,城市光电幕墙早已有之,传统光电幕墙建造成本约为普通玻璃幕墙的3.5倍;而“中建”牌百叶式非晶硅光电幕墙成本,仅为传统光电幕墙的60%。每年可发电8万千瓦时,满足大厦1/3的用电量;每平方米日均节约标准煤0.7千克。克服了传统光电幕墙保温性差、发电量低、不透光等缺点,满足了节能、保温、采光等的要求,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建筑的整体化。目前,这块幕墙所发电量已与长沙电网并网。
中建五局大厦应用的太阳能光电玻璃幕墙,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呈百叶状分布,发电效率比垂直布置提升一倍,解决了太阳光入射角度问题,光电转换率达到较佳。百叶状电池片透光性率达到90%,太阳光被非常大限度地收集,在优化发电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因反射造成的光污染,减弱了热岛效应。使用的非晶体硅电池板比晶体硅电池板便宜近一半。幕墙不仅能发电,实现建筑物从消耗能源向生产能源转变,而且能完全代替外墙的装饰效果。
长沙夏季酷热,较大了增加了城市用电负荷。能源消耗巨大,污染排放增加;但其中也蕴含着节能减排的机遇。城市建筑光电化,能够利用城市太阳能资源,变耗电建筑为发电建筑。中建五局大厦2008年被评为全国“十一五”可更新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是目前国内非常大的非晶硅太阳能光电幕墙示范工程,也是长沙市光电整体化建筑的代表。
很赞哦!(9451)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湖北省市场监管部门全力护航开学“第一餐”
- 福建召开认证主机构座谈会
- 落地窗有哪些功能与优点 建筑玻璃窗分成哪些种类,行业资讯
- 2019年9月12日国内纯碱企业价格汇总,产业数据
- 水涨船高的辅材与难“涨价”的组件:390W双面双玻报价1.87元/瓦,行业资讯
- 釉面玻璃是怎么做出来的 玻璃表面的施釉加工方法,行业资讯
- 隔音玻璃价格区别与效果 使用隔音玻璃有什么好处,行业资讯
- 福建福州:构筑起坚实的开学季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 湖北麻城成功打掉“AI投资炒股”传销团伙
- 福建召开认证主机构座谈会
- 新西兰拟修订李属植物和苗木进口卫生标准
- 基于离子液体技术天然酚类物质的高效绿色制备(二)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 《麻辣闺蜜》人物介绍
- 气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中3种挥发性成分(三)
- 糖的种类对三叶木通果酱品质的影响(一)
- 肉桂醛缩氨基脲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研究(二)
- 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地质成矿过程(一)
- 糖的种类对三叶木通果酱品质的影响(二)
- 清香型红薯叶茶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二)
- 清香型红薯叶茶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三)
- 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成分及体外生物降解分析(三)
-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碳纤维原丝凝固浴中二甲基亚砜(一)
- 葡萄桑葚复合果醋工艺优化和不同发酵时期的风味成分检测科技(二)
- 面粉特性对燕麦挂面品质的影响(三)
- 落地玻璃多少钱一方 原材料玻璃镜多少钱一方,行业资讯
- 一测多评法测定羊肚菌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一)
- 涨跌互现,沙河市场展现纠结走势,行业资讯
- 栀子黄对淀粉消化酶的抑制动力学及相互作用研究(一)
- 玻璃护栏安装规范有哪些 钢化玻璃阳台护栏有何特点,行业资讯
- 中国营养学会顺利召开预包装食品 GI 标示规范研讨会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即食自然发酵火腿》通过审查
- 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酶解工艺的研究(二)
- 于正新作《神雕侠侣》当红小声陈晓饰演杨过【明星】风尚中国网
- 夹胶玻璃价格在多少钱一平方 防爆玻璃的价格是多少,行业资讯
- 东北产能再增,渠道采购谨慎!,行业资讯
- 稳定同位素法测定大豆水溶性蛋白质中碳、氮、氧、氢稳定同位素比值及其在产地溯源鉴定中的应用(三)